欢迎来到六安市裕安职业学校
工匠精神永不过时
编辑日期:2019/4/1  作者:六安市裕安职业学校  [ 关 闭 ]
作者姓名:潘 微
通讯地址:安徽省六安市龙河路 23700 裕安区职教中心
班级:2016级   护理1603 班
指导老师:王 敏
题目:《工匠精神永不过时
本人承诺所投文章系个人所写,未抄袭、冒用他人作品。
 
工匠精神永不过时
   
    众所周知,我们国家是一个制造业大国,工人数量众多,但能被称为工匠的却屈指可数。从表面看起来,工人和工匠之间只有一字之差,但却有天壤之别。当前,一些粘有“中国制造”的商品在国外成为了粗制滥造的代名词,只能在地摊上去销售。就是因为缺乏“工匠精神”。难道发展中的中国不再需要“工匠精神”了吗?
    回溯历史,中国工匠精神源远流长的优良传统。其具有典型人物:鲁班—木匠的祖师。又名公输盘,是我国古代的一位出色的发明家。从小,鲁班就参加了许多土木建筑工程劳动,逐渐掌握了生产劳动的技能,积累了丰富的经验,故被尊奉为木匠的祖师。木工师傅们用的手工工具,如钻、刨子、铲子、曲尺、画线用的墨斗,据说都是鲁班发明的,鲁班的名字已经成为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象征。同时,说到古代“庖丁解牛”也是工匠精神的一个体现,提倡的熟能生巧关键就在于“多干”之后的“巧干”,“琢磨着干”。庖丁解牛告诉人们一个道理,做任何事只要做到心到、神到,手到才能达出神入化的境界。而“工匠精神”的核心便是:不仅仅是把工作当作赚钱的工具,更要树立一种对工作执着,对所做事情所造产品精益求精,精雕细琢的精神。
    现代,中国在各行各业里就更不缺少早以具有的工匠精神了。
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一研究院特种熔融焊高级技师,全国十大能工巧匠,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:高凤林。技工学校毕业的他在火箭发动机焊接工作岗位上,刻苦钻研,大胆创新,实现技术革新近百项。高凤林从事火箭发动机焊工作至今,由于他的刻苦钻研,勤奋实践,在焊接方面怀揣超人的独特技能,提出和创造多层快速续推焊加机械导热等多项新工艺方法,高标准的完成多种运载火箭重要部件的焊接任务。数十年如一日地追求着职业技能的极致化,靠着传承和钻研,凭着专注和坚守,去缔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。这不正是我们所要追求的工匠精神嘛。
    古今中外工匠精神一直发扬光大,只有把工匠精神发挥的淋漓尽到,才能拥有竞争的优势,培育工匠精神,追求卓越永不过时!
 
Copyright © 2014 All rights reserved.
六安市裕安职业学校 版权所有 联系电话:0564-5515295
皖ICP备19015987号-1 访问统计: 技术支持:龙讯科技